《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3-11-20
来源:
纪检监察室 康东东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有很多明君贤臣为国家发展、民族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他们的智慧的学说和典故更是举不胜举,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宫玉振教授从曾国藩所总结出来的大量关于领导力的要诀中,选取了其中的十二个字“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并结合曾国藩的事例来阐述其对于领导和个人发展的意义。
我想主要聊一聊第一讲“重”和第二讲“耐”的内容。第一讲“重”指的是厚重、稳重、庄重、端重、负重,也包括自重的意思。小时候看电视或者电影,总是想不明白,视频里的人物,特别是大人物说话总是慢斯条理的,跟我们平时说话很不一样,以为是影视的一种表现形式。读完这本书后才有了新的感悟:有些人说话控制语速,并不是不能说快点,而是在说话的同时不断思考,保证自己说的话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思。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说“他这个人啊,说话不经大脑,你别跟他一般计较”。这样的人往好了说是“心直口快”,但是这样真的好吗?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脱口而出的话往往会让自己后悔,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伤害。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出生以后,老天爷给了我们两年左右的时间,让我们学会如何说话,但是我们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冲动。”普通人这样,领导者更是如此,要知道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下属和同事造成影响,越是重要的职位越是这样,如何做到慎言慎行、一言九鼎是领导者必须接受的挑战。
第二讲“耐”是耐烦、耐心,耐得住烦躁、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其实说的就是个人的情绪管理。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在《大学》中就说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对个人来说,人生职业的发展和情感一样是波动的,有波峰有低谷,人的能力是需要时间培养和锻炼的,人的价值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对领导者来说,最主要的工作是解决组织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最忌讳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被情绪左右轻易地陷入对抗甚至陷阱,如果这样的话,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失败的。
人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重”和“耐”是值得我们修炼一生的功夫。
下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