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让我们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发布时间:
2023-04-04
来源:
机电与信息管理部
《格局》这本书,让我再次对吴军这个知识跨界领域大神刮目相看,原来只知道他博学多才,见多识广,还是名高产作者和知识博主,在得到知识平台也听到过几期他主讲的《硅谷来信》栏目,每日一更的挑战,也只有像他这样知识渊博的高手才能胜任。真正了解他后,知道他每日几万字的知识输出,源源不断,坐在电脑前才思泉涌,打字如飞;还有每年写书、讲座、直播,他在各种角色中穿插自如,应对起来也游刃有余,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一个人的生命活出了几个人生的精彩。
《格局》这本书,作者吴军从自己接触的成功人士、商业巨子身上总结出他们拥有的人格特点就是普遍具有超乎常人的格局。格局能影响到我们的眼界、思维、态度和价值观,一个开阔、高明的格局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成就更为卓越的人生。大多人之所以没有取得卓越的成功,可能是只盯住眼前立等可取的回报,放弃了长期的价值积累。下面我从商业、教育及就业三个方面说一下对格局的看法和认识。
近日华为举办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典礼,任正非在颁奖典礼后发表的讲话在网上刷屏,任总在讲话中提到2022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238亿美元,大概折合人民币是6600亿元,这个比例占到了华为营业收入25%以上,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外界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华为的研发投入却依然逆势增长。火花奖是华为内部发起,用来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奖项。基础科学研究前期投入大,成果难以预期,商业化的几率也相当渺茫,华为正在走的就是漫长而艰难的路,用任正非自己的话说,“过去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和钱,培养了一批研究基础理论的科学家,他们一直在爬科学的喜马拉雅山”。一直以来正是因为华为始终坚持庞大的研发资金投入才让华为在正确而艰难的路上,走得很稳很扎实,也将越走越远。这样的企业深受世人敬仰。
曾经看过一本亲子教育书籍《格局养育》,书中倡导父母用格局、远见解决当下一个焦虑而多变的时代养育孩子的难题或困惑。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引领孩子成长的灯塔。里面提到“优秀的因,是家,优秀的根,是父母”一个有格局的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是滋养、是激发,是引导。父母的格局才是孩子成长的天花板,教育不是一味分数至上,跻身名校,而在家庭教育中格局的教养是优先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注重发挥孩子自身潜能,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而这些才是可以滋养一个孩子成长、独立、成熟以及赢得人生成功最难能可贵的资本,你愿我们的孩子是被格局撑大还是成为考试机器?
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气量,也成就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当面临一个个人生关卡时,我们应该以格局为参照,选择正确的人生路,书中同样讲到刚毕业的大学生择业方向选择问题,是选择一家收入丰厚而相对稳定的企业,还是选择一个学习机会很多,但收入一般企业;入职后,格局也让我们在面临从基层岗位一步步干起还是一毕业就想从白领做起的抉择,宰相比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人才必须要在实践中检验和成长,这种看似起点慢,成长速度却很快的基层成长之路往往鲜有人选择。
拥有强大的人生格局可以不计较眼前得失,可以与人生不期而遇的挫折鏖战,可以坦然面对生活的挑战,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人生目标,有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洞察,有对常识的尊重,有生活的底线,不贪恋沿途风景,不会临时抱佛脚,不会弯道超车,大智如愚般对目标始终如一的坚持。有了更大的格局,改变我们看待眼前问题的角度,好比拥有了上帝视角,建立以终为始的做事理念,内心笃定而坚韧,不纠结于当下,禁得住诱惑、受得住初心,不计较一时得失。拉长时间跨度看问题,看的更清楚,才能了解到事务的本质,一时的成功可以靠运气,一直成功要靠远见与格局,正如股神巴菲特选一只股票要考察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做判断一样,这席间会丧失很多良机,看却大大减少了犯错的几率,人最难得不是一次成功,而是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
个人、家庭、事业的成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格局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让我们懂得坚持的初心,相信相信的力量,收获长期的收益。最后用巴菲特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明智的工作理念,不是把重点放在回报上,而是放在过程本身,放在对待工作的热情、专注以及对目标的坚定程度上。”